本文共 105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板对板连接器作为传输功能最强的连接器之一,凭借其独特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中。该连接器采用板对板公母座配对使用,具有耐腐性和耐环境性,无需焊接,能够显著减少设备厚度,同时实现柔性连接。近年来,随着手机薄型化和小型化需求的增加,窄间距的板对板连接器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高精密度、高性能和小体积设计在制造工艺上对电镀和贴片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结构上看,板对板连接器通常由接触件、绝缘体、外壳和附件四部分组成。其设计原则主要包括阻抗匹配、射频信号传输要求、插拔频率、环境适应性以及带电状态下的接口选择等。这些特性直接影响着连接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在性能指标方面,板对板连接器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是评价其优劣的关键维度。电气性能包括接触电阻、额定电流、耐电压等;机械性能涉及振动、冲击、寿命、端子保持力等;环境适应性则需要通过热冲击测试、湿热、盐雾等多种环境条件进行验证。此外,可焊性测试也是连接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板对板连接器测试中,测试模组的选择至关重要。Pogo pin探针模组和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是两种常用的测试模组,但它们在性能上存在显著差异。Pogo pin探针模组由针头、针管和针尾构成,内置弹簧,表面镀有金层。在大电流测试中,其额定电流为1A,电流传导路径包括针头、针管和针尾,电流在不同部位会发生衰减,导致测试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小pitch领域(0.3mm-0.4mm),探针模组的适用范围有限,连接稳定性较差,通常需要采用轻触方案临时应对。此外,其寿命较短,平均使用寿命仅为5w次,容易出现卡pin、断针等问题,可能会对连接器造成损伤,增加测试成本。
相比之下,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采用了一体成型的弹片式设计,主要由镍合金和铍铜材料制成,经过镀金加硬处理。其整体精度高,阻抗小,过流能力强。在大电流测试中,可通过高达50A的电流,电流传导路径为同一材料体内,保证了稳定性。在小pitch领域(0.15mm-0.4mm),其连接稳定性显著优于探针模组。针对不同类型的板对板公母座,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可采用锯齿型或尖头型弹片设计,分别通过多点接触或持续接触的方式,确保长期稳定性。
从寿命表现来看,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的使用寿命较长,平均可达到20w次,在优化操作和环境条件下可达50w次。其连接稳定性优异,不会对连接器造成损伤或留下扎痕,既降低了企业测试成本,又提高了测试效率。综合来看,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在板对板连接器性能测试中表现更优,是更合适的选择。
转载地址:http://nirfk.baihongyu.com/